欢迎来到一朵茶叶网,让您更懂茶【侵权删除】

设置首页|添加收藏|保存桌面|网站地图xml|Tags标签

安溪铁观音斗茶斗出“新风尚”

茶叶新闻

时下,在安溪铁观音采制的黄金季节之后,茶农茶商们并没有闲下来,而是积极参与到一出出、一场场的“茗战”中。相比以往,今年的斗茶赛出现了一些新气象:有乡镇的茶王赛不再比拼净茶,而是斗毛茶;有的乡镇则比拼茶园管理或拟评“茶孙”。这些“新气象”都指向一个共同点:更加注重茶叶的基础管理,通过茶园管理水平和制茶

安溪铁观音斗茶斗出“新风尚”

时下,在安溪铁观音采制的黄金季节之后,茶农茶商们并没有闲下来,而是积极参与到一出出、一场场的“茗战”中。

相比以往,今年的斗茶赛出现了一些新气象:有乡镇的茶王赛不再比拼净茶,而是斗毛茶;有的乡镇则比拼茶园管理或拟评“茶孙”。这些“新气象”都指向一个共同点:更加注重茶叶的基础管理,通过茶园管理水平和制茶水平的提升,从而提升茶叶的品质。

  

分配茶样

春茶收成后民间斗茶成风

所谓茗战,是古代斗茶的说法。古代斗茶,称茗战、斗试,是评比茶叶质量高低的一种既有刺激性又有雅趣的活动。相关资料记载,斗茶起于唐代,盛于宋,原为贵族豪门的雅玩。明清时,斗茶从深宅大院走向市井乡野,逐渐演变为民间风俗。

一般来说,古时斗茶有三种情形:一是山间斗茶,在茶山产地、加工作坊,对新制的茶进行品尝评鉴;二是市井斗茶,茶贩、嗜茶者在市井茶店里开展招揽生意的斗茶活动;三是士族斗茶,文人雅士以及朝廷命官,在闲适的风景胜地或宫廷楼阁,进行高雅的茗饮。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诗“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到了清末民初,随着安溪铁观音的出现和传播,好斗茶的安溪人更是为了比一比“观音雅韵”,“斗”得不可开交。斗茶,也逐渐发展成为有组织、有规模的名茶评比活动。

每当一场较为大型的茶王赛启幕,不仅有当地品牌茶企争相助阵,现场还结合茶艺、茶歌、茶舞表演、文艺踩街、茶王拍卖会等形式,把当地与茶息息相关的民间茶文艺表演展现出来。不单这样,在微博、微信、抖音等不断兴起之际,敏锐的当地茶农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平台直播斗茶大赛,演绎全球网络品茗会,让全球“铁粉”聚焦茶王诞生历程,一起分享茶香盛宴。

“五一”过后,在安溪铁观音制茶的最佳时节,为了能够在往后的斗茶大赛上摘金夺银,茶农都会精心打理每一天采制的茶叶,而新茶一出炉,都要反复冲泡,悉心比较,认真琢磨,分析得失。茶农之间也家家铺开瓯杯,频频聚会,互相切磋,比试高低。一场场小型的斗茶会,在茶农与自己的经验感悟之间,在茶户与茶户间,村落与村落里默默展开,恰如潜流暗涌。

“斗茶”成为一种时尚。最近,安溪乃至全国各地的爱茶人群体都会各自揣上一小包安溪铁观音好茶,或到办公室及同事家中,或在亲朋好友相聚之时,摆开功夫茶具,一番泡饮,一争高下。为此,有微信文章这样总结安溪人的“好斗”行为:安溪人,真好斗,好茶出炉就要斗。三三两两围一桌,开水一冲就开斗。你一撮,我一撮,斗到日出与日落。茶人抬脚刚刚走,关起门来窝里斗。左邻右舍常开火,家家户户时时斗。村斗村,户斗户,村民还要斗干部。斗完村里斗乡里,乡镇斗赢县里斗。斗来斗去斗不够,非要斗到拿头筹。别人斗,是真斗,披红挂彩不好受。安溪斗,也真斗,摘金夺银出风头。斗出王者满街秀,八抬大轿任遨游。

  

赛毛茶,茶样都是带梗的毛茶

祥华茶王赛不斗净茶斗毛茶

除了民间斗茶外,最近,安溪乡镇斗茶赛也陆续展开。

5月7日,2022年春季铁观音毛茶斗茶赛在安溪县祥华乡火热举行。此次毛茶赛与以往茶王赛有几个明显区别,一是参赛主体不同。以往茶王赛由于要求选送净茶,茶农在精制方面明显不占优势,得奖的大多是茶商。为了更好地鼓励茶农制好茶,祥华乡这次限定参加主体必须是茶农,而且选送的茶样必须自己制作;二是采用报名制。为做好此次赛事活动,祥华乡在3月25日就发布了公告,要求参赛者必须提前报名,并经村委会审核推荐。不报名不予参赛。目的是为了对茶农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初始培训、中途跟踪及后续提升。三是评审方法不同。此次评审全部采用带梗的毛茶进行评审。

活动公告发布后,共有256个意向参赛选手,经村级审核后,最终符合报名条件的有168名。经过各村的初筛,最终有114个茶样进入决赛。经过决赛激烈角逐,最终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今年用毛茶参赛,给我们茶农提供了便利,调动了积极性。”茶农詹朝建告诉记者,大赛为茶农们搭建一个茶叶交流学习平台,学习茶园管理技术,不断提升茶叶初制技艺水平,有利于增加茶农们的收入,助推乡村振兴,全力托起祥华茶农“稳稳的幸福”。

安溪县茶管委办副主任林松洲在点评普通茶王赛和毛茶赛的区别时说,普通茶王赛的茶是由茶商拼配后的净茶,“是好茶拼配在一起,糅合在一起来提交的茶样。”毛茶赛则是茶农把自家制作的茶叶拿出来斗。通过毛茶审评,专家可以从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五项因子,追溯茶农制茶全过程。比如,通过观察毛茶的外形,可以判断毛茶所在山场的海拔高度,茶叶是矮化密植还是两行一丛;茶园是否深翻;病虫害防治是否规范;茶叶采摘是否标准等;而加工环节,也可以通过品鉴毛茶,判断茶农是否按照茶叶制作工艺标准加工,摇青、烘焙、揉捻等是否把握适度;从毛茶的含梗率还可以判断精制率后的经济价值等。“毛茶审评是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很基础的一项审评技术,特别是在做外贸出口时常被使用。此次祥华毛茶赛的审评标准,参照历史上的做法,也有一些创新。”

“这样做能更好地鼓励茶农制出好茶。”祥华乡乡长陈鸿鹏介绍,此次大赛旨在进一步挖掘民间制茶高手,以点带面,提高茶农从事一线生产的积极性,让茶农管好茶、制好茶;让工艺回归传统,营造匠心制茶的浓厚氛围;探索祥华茶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思路,进而为今后的赛事改革做一些探索,让更多茶农享受政策和市场红利。

  

开展茶园管理评比,促进茶叶品质提升

斗茶“新风尚”指向底层设计

记者了解到,除了祥华乡采用毛茶进行评审外,其他乡镇也拟推出茶王赛新玩法。

有的乡镇拟开展茶园管理的评比。众所周知,好茶首先来源于好的原料。安溪在茶园管理上,按照“茶园周边有林、路边沟边有树、梯壁梯岸有草、茶园外沟内埂”的要求,落实“树、草、肥、水、路”加上“绿色防控”的“5+1”生态茶园建设模式。山、水、林、茶、草和谐共生,增加了茶园生物的多样性,改善了茶园小气候,给“天敌”创造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充分发挥自然调控能力,促进茶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乡镇根据上述要求,制定茶园管理比赛规则,进行评比。

而有的乡镇则考虑在茶王赛上不仅评出参赛中最好的茶样为“茶王”,也评出最差的茶样为“茶孙”,然后通过现场参与人员、评茶师及制茶大师的点评,说明各自优劣,并就该茶样的茶园管理以及采青、做青、杀青、包揉等制茶工序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给予一一点评说明,让参赛人员发现自己的茶叶在哪个环节存在问题,得以改正。同时,通过帮扶的方式,让“茶孙”加入合作社,接受制茶能手指导,从而提升今后的制茶技术水平。

记者发现,这些斗茶新形式都指向一个共同点:更加注重茶叶的底层管理。其目的在于通过茶园管理水平和制茶水平的提升,提升茶叶的品质。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斗茶新形式的出现,为安溪茶王赛注入了新活力。

来源:泉州晚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咨询反馈
扫码联系

加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