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朵茶叶网,让您更懂茶【侵权删除】

设置首页|添加收藏|保存桌面|网站地图xml|Tags标签

长兴紫笋茶

长兴紫笋茶,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长兴紫笋茶亦称湖州紫笋、长兴紫笋,产于浙江省长兴县,早在1200多年前已负盛名,自唐代广德年间(76年前后)至明洪武八年间(375年)被列为贡茶。紫笋茶制茶工艺精湛,茶芽细嫩,色泽带紫,其形如笋,故此得名为紫笋茶。

2010年0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长兴紫笋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产品特点
折叠 外在感官

长兴紫笋茶间植于竹林之中,叶芽粗壮似笋,精心加工后,具备:条直索紧锋锐,透绿带翠显毫,梗壮芽肥叶厚,规格整齐匀称的外在感官特征。经专家组评定,一致认为:长兴紫笋茶干茶形似兰花,色泽嫩绿;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甘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匀成朵;品质优异,风格独特。

产地环境
折叠 地理位置

长兴县东至李家巷镇的青草坞村、南至和平镇的周坞山村、西至泗安镇的五丰村、北到夹浦镇的父子岭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0°43′-31°11′,东经119°33′-120°06′。全县国土面积1430平方千米。

历史渊源

长兴紫笋茶历史源远流长,久负盛名,是中国茶文化发祥地之一。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代,茶圣陆羽在长兴顾渚山茶区多次考察研究,发现此茶"芳香甘冽,冠于他境,可荐于上",并以"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载入《茶经》,取名"紫笋",推荐给皇帝。

紫笋茶被列为贡品始于唐朝广德年间(763-764年),据《新唐书》等史料记载,唐代贡茶分布较广,包括五道十七州部,而顾渚紫笋茶最为著名,乃贵为贡茶之上品。由于紫笋茶品质超群,深受帝王喜爱,有诗云"琼浆玉露不可及,紫笋一到喜若狂"。因此,贡茶数额连年剧增,到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年)贡额达1.84万斤之多。被后人称谓中国贡茶之最,中国名茶之源。而且朝廷命将贡额勒石立碑,定名为"顾渚贡焙"。

长兴顾渚山区是唐代茶圣陆羽从事茶事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在这里他撰写了《顾渚山记》和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历代文人墨客,如颜真卿、白居易、皎然、杜牧、张文规、陆龟蒙、皮日休、刘禹锡、陆游、苏轼等,常来品茗吟诗,抒发情怀,留下不少著述、诗篇和石刻,尚留存在顾渚一带唐朝以来的摩崖石刻、石碑和古迹还有三组九处之多,这在全国均属罕见,是中国茶文化的珍贵遗产。

1979年,经多方努力、多年研制,长兴县试制并恢复了长兴紫笋茶加工的传承工艺。

2000年,长兴县编制了DB33/T294-2000《长兴紫笋茶》浙江省级地方标准。

2003年,长兴县出台了"510"工程发展规划。

2004年,长兴县《紫笋茶》标准被批准为农业部农业行业标准,标准号为NY/T784-2004,是浙江省首个地方名茶部颁行业标准。

2007年,长兴县出台了"七大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2009年,长兴县增加为"九大农作物发展规划"。对发展紫笋茶等特产生产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从2004年开始,全县已在茶产业上共投入补助资金3200余万元。

生产情况

2003年,长兴紫笋茶种植面积达3.77万亩,生产总值达0.72亿元

2009年,长兴紫笋茶种植面积达8.43万亩,生产总值达4.2亿元。

2010年,长兴紫笋茶保护区茶园面积6600公顷,产量1000吨。

产品荣誉

长兴万亩紫笋茶种植基地被浙江省列为"浙江省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基地"。

2005年,长兴县被评为全国"茶产业政府贡献奖"。

2010年0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长兴紫笋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8年8月,长兴紫笋茶在中国·银川茶产业博览会暨浙江绿茶(银川)博览会上获浙江绿茶博览会金奖。

地理标志
折叠 地域保护范围

长兴县水口乡、夹浦镇、小浦镇、煤山镇、白岘乡、龙山街道、雉城镇、林城镇、泗安镇、二界岭乡、吴山乡、和平镇、李家巷镇、洪桥镇及国营场站等地的天目山余脉山区,辖15个乡镇92个村(场)。东经119°33′-120°06′,北纬30°43′-31°11′。

咨询反馈
扫码联系

加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