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朵茶叶网,让您更懂茶【侵权删除】

设置首页|添加收藏|保存桌面|网站地图xml|Tags标签

第二届传承者·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本真队小组活动武夷山星村镇举行

茶叶新闻

8月28日,第二届传承者·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制茶大会本真队小组活动在武夷山星村镇举行。本次活动围绕“生态茶园乡村振兴”展开,进行了一场践行茶园学术活动。在游玉琼、吴宗燕、王国兴、刘锋4位传承人的带领下,4位助教和12位传承者一起走进了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示范基地。  2021年3月22日,习

第二届传承者·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本真队小组活动武夷山星村镇举行

8月28日,第二届传承者·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制茶大会本真队小组活动在武夷山星村镇举行。本次活动围绕“生态茶园乡村振兴”展开,进行了一场践行茶园学术活动。在游玉琼、吴宗燕、王国兴、刘锋4位传承人的带领下,4位助教和12位传承者一起走进了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示范基地。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察看茶产业发展情况。同时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筑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据了解,自2018年,武夷山燕子窠即在茶场套种大豆、油菜,利用大豆生物固氮效果作为“绿肥”,油菜开花后就地回田,补给土壤磷和钾,以提升茶青产量、茶叶品质。据统计,到目前为止,燕子窠生态茶园示范面积累计超过3万亩,辐射面积超过30万亩;示范区减肥减药超过30%、减少水体磷污染超过60%,核心区实现了无化肥、无农药的生产,燕子窠生态茶园模式也受到国家和福建省的高度赞许。如今的燕子窠,已然成为茶界明星,也是传承者学员们学习、了解生态茶园建设的经典之地。

  

仪式感满满的耕作前动作——浸锄头。据了解,耕作前先用水浸一下,可以对锄头起到一个润滑的作用,也能防止锄头在耕作的时候掉下来。

  

做完准备工作后,在4位传承人的带领下,传承者学员们扛着锄头上山了。

  

农谚有云:“七挖金、八挖银”。每年的七月、八月是茶园秋挖的最佳时节。秋挖就是对茶园茶棵之间的土壤进行深锄、翻土、施肥的护理工作,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生长,对茶树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位传承人分别带领自己的传承者徒弟,进行了一场传统的武夷耕作方法,并对学员们进行了耐心的教导和示范。

  

“在武夷山生态茶园中,套种了很多绿肥。种植绿肥可丰富茶园生物多样性,对茶园害虫及天敌的物种丰富度及个体数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在深挖的过程中,还要保护各种好绿肥。”

“茶园耕作有很多讲究,深挖要挖断须根,促使新的须根生长,以达到根系能更好地吸收肥力。”

“深挖的范围应该掌握在离茶30厘米以外的茶行,深挖20公分以上。”

……

传承人耐心地教授,学员们虚心学习与实践着。对于鲜少扛起锄头的年轻一代来说,这些都是及其宝贵的经验。

  

在身体力行实践武夷传统耕作法之后,四位传承人还分别就武夷茶传统耕作、茶树育种、生态茶园标准、生态茶园管护模式等方面在现场进行了理论教学,让学员们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生态茶园建设的重要性。

武夷茶,品种繁多,武夷山茶农用劳动者的智慧根据茶树地域、茶树生长环境、茶树叶形、茶树形态、茶树叶色、茶树发芽早晚、成品茶香、神话传说等为茶叶品种命名,并通过杂交、扦插等方式培育新品种。现场,游玉琼介绍了武夷岩茶品种及培育方法。

  

吴宗燕在介绍岩茶生态茶园建设标准时表示,打造生态茶园,要按照“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

  

王国兴老师现场介绍了廖红教授团队的生态茶园建设“六个一”管护模式,即:一条路,有一条便利茶园管护的道路;一行树,建设生态多样性,多树种建设防护带、保持水土;一片草,种植浅根草改善土壤结构;一盏灯,布置灭蚊灯、光诱灯;一头虫,生物防治,以虫治虫;一把肥,用有机肥替代化肥。

  

刘锋则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示范,再一次为学员深化了传统武夷岩茶耕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茶园实践体验结束后,大家来到了戏球茶厂进行了一场茶话会,将今天的茶园学术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和分享。

  

游玉琼老师表示,通过生态管理模式,对于践行“三茶”理念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从长期来看,通过茶园的生态管理方式,茶叶安全性和品质都得到了保障,坚持生态生产的茶产业最终的效益

  

王国兴表示,生态茶园对于武夷岩茶技艺的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武夷岩茶好喝,除了独一无二的制作技艺,更离不开武夷山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武夷山的生态环境,是无法复制与模仿的,因此需要大家更好地传承和保护。

  

“茶叶是乡村振兴体现的一个很好的媒介,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我们的钱袋子。”吴宗燕老师用通俗易懂的举例,阐述了生态传承的重要性。

  

刘锋现场分享了燕子窠的历史故事,从文化的角度讲述了生态传承的重要性。据刘锋介绍,从星村镇渡头街沿古茶道往燕子窠方向,有一处乾隆时期修建的凉亭,亭内有“贡茶碑”一块,刻于乾隆二十八年间,是证明清朝武夷山生产贡茶的有利证据。时隔200多年,习总书记来到燕子窠视察,强调了生态的重要性。因此,保护好武夷山的茶园生态,才能世世代代出好茶。

  

最后,在全员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中,本真队小组活动圆满结束。

至此,第二届第二届传承者·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制茶大会4组小组活动全部完成。下一段的活动更精彩,欲知更多详情,敬请持续关注官方发布。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咨询反馈
扫码联系

加我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