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朵茶叶网,让您更懂茶【侵权删除】

设置首页|添加收藏|保存桌面|网站地图xml|Tags标签

福鼎“白茶+文化”乡村振兴文化带:提升底蕴,推动茶旅融合发展

茶叶新闻

来到“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山静水澄,一片祥和安宁。走在村里的长安新街,街道两侧小洋楼整齐排列,酒楼、茶行、特产馆、小吃店鳞次栉比……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处于极度贫困的生活状态。△大沁十三坪知青茶园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一封反映赤溪下山溪自然村贫困状况的来信,引起党

福鼎“<a href=白茶+文化”乡村振兴文化带:提升底蕴,推动茶旅融合发展"/>

来到“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山静水澄,一片祥和安宁。走在村里的长安新街,街道两侧小洋楼整齐排列,酒楼、茶行、特产馆、小吃店鳞次栉比……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处于极度贫困的生活状态。

△大沁十三坪知青茶园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一封反映赤溪下山溪自然村贫困状况的来信,引起党中央的高度关注,从而引发了各地的扶贫攻坚运动。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魂”。在摆脱贫困的过程中,赤溪村深挖文化内涵,综合提升文化建设,走出了一条“文化立村、旅游富村”的路子,全面提升发展水平。

在赤溪村,畲家农民公园、畲族文化广场、多功能篮球场、休闲文化广场、图书馆一应俱全,这得益于赤溪村把文化基础建设的兴建与改造作为新农村综合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重要抓手。该村通过改造传统文化设施、完善基础教育设施、增添现代文化三条途径,让文化基础得到显著改善,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届中国·宁德铁人三项公开赛在赤溪村举办

为改善群众的精神文化面貌,丰富文化活动,赤溪村挖掘扶贫文化、民间文化、畲族文化,积极培育各类文化和创造性地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农家乐文化,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以特色资源培育特色文化,以特色文化建设特色村居,以特色村居带动特色经济发展,做到了农村经济和农村群众文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在挖掘文化过程中,这些特色文化也成了赤溪村的旅游标志,找准旅游发展方向。到赤溪的游客,都会到村里的中国扶贫第一村展示馆走一走,重温赤溪村减贫智慧。

福鼎以白茶为著,赤溪村及该村所在的磻溪镇也不例外。磻溪镇是国家级生态乡镇,是福鼎市有名的茶乡。全镇共有无公害茶园2.8万亩,共有涉茶企业410多家,其中包括3家规模以上茶企,拥有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福鼎市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29家。

近年来,磻溪镇按照福鼎白茶产业振兴发展的总体布局,充分利用福鼎白茶种质资源、茶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立足生态资源和赤溪村品牌优势,通过打造“白茶+旅游”新业态,结合福鼎市国家现代农业(白茶)产业园创建的有利时机,全力推动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深度打造茶园生态游、茶乡体验游、茶事研学游等茶旅融合业态,推广促进多产业互动发展。

△磻溪镇景观标志

同时,该镇深入挖掘福鼎白茶的文化内涵,丰富茶文化的表现形式,加大茶文化宣传力度,促进白茶产业链向服务经济、旅游经济、文化经济转型延伸。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茶企,加大茶叶基地化建设;成立磻溪镇茶业行业协会,严格有效规范茶企、茶商行为;实施湖林村茶叶精品街项目,打造福鼎白茶核心产区磻溪地标;搭平台、组队伍,狠抓数字化管理,严格把控茶叶质量安全,全方位推动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九鲤溪泛筏 陈昌平 摄

如今的磻溪镇,处处是文旅产业的影子,“白茶+文化”乡村振兴文化带已初具规模。赤溪村的沿街茶铺吸引游客进店品茶购买;湖林茶叶街茶香袅袅,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仙蒲村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丰富,能够感受木雕建筑的精美;朝阳村通村打造畲族风情、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三张名片,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共同富裕之路。

磻溪镇的发展还带动白茶原产地点头、管阳、白琳等重点乡镇、乡村的茶旅线路,实现从茶园到茶杯一条完整的福鼎白茶产业链。白琳镇推进老街建设,丰富老街功能,完成250米道路复古改造及排污排水管道埋设、三中巷文化长廊复古改造基础设施修复、老街路口至丁合利800米路面复古改造、白琳老街白茶博物馆建设;点头镇进一步收集茶文化典型故事,点头白茶文化展示馆对外展示,红色翁溪展示馆已完成建设,展示传播红色文化,翁溪大白茶母树园完成建设,柏柳村梅筱溪故居、白茶古作坊完成环境提升。2022年,大荒、一叶九鼎、裕荣香3家茶企入选市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绿雪芽白茶庄园入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以茶带旅,以旅促茶。一片茶叶带动更多文化根脉的传承,也为福鼎白茶赋予更多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传统产业正在发生改变,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来源:闽东日报、幸福福鼎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咨询反馈
扫码联系

加我微信

返回顶部